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遊動態 > 景區動態

【媒體看石林】人民網:“石頭”裏的“國際範兒”

作者:  來源:“石林融媒”微信公眾號  發布時間:2025-08-06

當下,雲南石林風景區正迎來一場發展質變。 當地依託資源優勢,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避暑遊,深挖民族文化、非遺產品等拓展景區多元業態,帶動周邊村落發展旅居產業……石林,正從傳統的“門票經濟”模式中突圍,闊步邁向兼具“國際範兒、文化範兒、學術範兒、少年範兒”的全域旅遊新天地。 即日起,人民網雲南頻道推出系列報導,通過文字與鏡頭,呈現石林景區文旅轉型的生動實踐。



小學畢業那年,彝族少年劉永新從村裡出發,走了20多公里路,第一次進入雲南昆明石林風景區(以下簡稱“石林景區”)。 那時鮮有遊客,奇石聳立,石頭縫間曲徑通幽,“就像迷宮,好像永遠也走不完。”


石林的雄奇讓年幼的劉永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“以後我把石林的故事,講給每一個遠道而來的人聽!”1997年,劉永新回到石林景區工作,成為了一名英語講解員。 “歡迎來到阿詩瑪的家鄉,這是我們彝族人生活的地方。阿詩瑪是彝族民間最美麗的姑娘,也是自由幸福生活的象徵……”這是劉永新常用的講解開場白,也為外國遊客開啟瞭解石林的大門。 遊覽完石林景區的經典路線,全程需要近3個小時。 劉永新幾乎每天上午走一趟、下午走一趟。 近30年,他踏遍了景區的每一條石徑,成為公認的“活地圖”。


“一開始接待外國團還比較拘謹,怕發音不准,也不敢和遊客互動。”劉永新雖是旅遊英語專業出身,但口語一直是他的短板。 工作之餘,只能自己補課,一邊練習口語,一邊四處查資料,瞭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習俗。 “在尊重對方的同時,充分展示我們自己的文化。”


為了提升多語服務能力,石林景區也下足功夫,强化專業支撐。 2024年,景區啟動的“講解員貭素技能提升三年行動”,評定五星級講解員2名、四星級31名、三星級164名,提升了隊伍的專業化、國際化水准。


劉永新成為一名四星級講解員。 每次,當他站在石林景區最具代表性的阿詩瑪石像前向外國遊客介紹時,總不忘加入一些彝族的民俗故事。 火把節的熱烈、三弦舞的歡樂、阿詩瑪和阿黑哥的動人傳說,都是他引以為傲的文化寶藏。


外國遊客在挑選石林文創紀念品。

人民網  尹馨攝


近年來,石林景區境外遊客接待量呈現持續增長態勢。 2023年,景區接待境外遊客28192人次; 2024年接待量躍升至63602人次,同比增長126%。 今年截至7月20日,石林景區已接待境外遊客73307人次。


“過去以歐美日韓遊客居多,隨著免簽政策推出,這兩年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、印尼等國遊客新增了很多。”劉永新說。


為適應越來越國際化的發展趨勢,石林景區不斷優化多語導覽系統,在景區關鍵區域系統設置涵蓋英語、日語、韓語等多語種標識牌與遊覽導圖,有效消除語言障礙,為境外遊客提供清晰、便捷的自主遊覽指引。 此外,景區還創新推出多語種定制文化體驗等特色旅遊產品,讓境外遊客能够更深度地感知彝族文化精髓與中國傳統文化。


身著彝族傳統服飾的劉永新,總是樂於向外國遊客展示衣襟上的彝繡:“看,彝族靚女把大自然的美好都繡在了衣服上。”


每當聽到遊客由衷地稱讚時,劉永新心裡那份自豪感便油然而生:“誇石林,那就是在誇我的家鄉。希望通過我們的熱情服務,讓全世界都看到石林的美。”


“傳統的鬥牛、摔跤比賽,激情的火把節……除了阿詩瑪,我們的文化裏還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寶藏。”劉永新希望,絢麗的彝繡圖案、獨特的民俗故事能變成更多精美的文創產品,讓遠方的客人帶走這獨一無二的“石林記憶”。


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: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

Copyright © 2019-2020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:滇B2-20190072